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团队撤回《自然》“最小恐龙”封面论文,但通讯作者称“撤稿妨碍科学自我纠正”|科研圈日报

科研圈 2021-04-11


由于微信公众号开始试行乱序推送,为了让您在第一时间获取学术圈新闻资讯,请将“科研圈”设为星标,并常点文末右下角“在看”。

“科研圈日报”主要关注科研圈与研究者个体、科研圈与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之间的重要互动。点击 这里 可以查看往期内容。



· 研究动态


中国学者撤回《自然》封面“最小恐龙”论文,但通讯作者称“撤稿妨碍科学自我纠正”



7 22 日,由中美科学家合作完成的 Nature 封面论文“ Hummingbird-sized dinosaur from the Cretaceous period of Myanmar 正式撤稿。撤稿声明如下:

 

“为防止不准确的信息保留在文献记录中,我们作为作者撤回本文。尽管对于宽娅眼齿鸟(Oculudentavis khaungraae)的描述仍然是准确的,但是一个未发表的新标本使我们对有关 HPG-15-3 的演化树位置的假说产生了怀疑。”

 

该论文发表于 2020 年 3 月 11 日,描述了在缅甸发现的白垩纪时期“蜂鸟大小的恐龙”标本,并称之为迄今已知最小的恐龙,被选为同期 Nature 封面。研究第一作者为中国地质大学邢立达,通讯作者为中科院古脊椎所外籍研究员邹晶梅(Jingmai K. O’Connor)。

 

文章刊出仅 24 小时后,国内 6 位古生物学者便联名发表质疑文章《琥珀中的“史上最小恐龙”,也许是史上最大乌龙》,对该研究结论提出十大质疑,并且认为该标本很可能属于某种蜥蜴。3 月 19 日,上述 6 位学者的评议文章在预印本网站 bioRxiv 发布。同时,他们也经原始论文通讯作者同意,将其提交给了《自然》杂志。


公众号“科学网”梳理,5 月 23 日,《自然》编辑通知质疑论文的作者,表示原论文可能有问题,但目前不适合在《自然》发表质疑论文。5 月 29 日,《自然》编辑在原论文下增添了“修改历史”(Change history)条目,称正在调查此文,解决后会“采取相应的编辑行动”。

 

6 月 14 日,原论文作者将对质疑论文的回复发在预印本平台 bioRxiv,认为“眼齿鸟”仍然是鸟。但是在 7 月 22 日,原论文撤稿。之后通讯作者邹晶梅对  Retraction Watch  说, “我可以确定我们的鉴定错了……但如同我们在答复质疑的文章中说的,样本无法被明确地被鉴别为鸟或蜥蜴,除非有更多材料(已经被发现但尚未发表,因此对科学而言它尚不存在)”。


据 Retraction Watch 报道,通讯作者邹晶梅不同意撤稿。她在邮件中写道,“反对撤稿没有意义,所以我们都签字了。” 邹晶梅还指出,《自然》不发表我们的答复文章,却撤回原始论文;“科学会自我更正,论文即使已经撤稿也会被继续引用,这使得撤稿没有意义”。(Nature,公众号“科学网”,Retraction Watch)



· 科技教育


连获三年青创奖学生为西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段书凯院长之子


此前媒体报道,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学生段某严连续 3 年获奖,且获奖成果横跨物理学、计算机存算一体和人工智能,其中一项获奖成果与西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段书凯的一项专利高度相似。近日,澎湃新闻记者通过查询过往学位论文证实,段书凯、段某严为父子,参赛作品辅导老师之一王丽丹为段某严母亲,且与段书凯学术交流密切。


西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官网对学院领导班子段书凯的介绍|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在段书凯的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高维和时滞混沌系统的理论研究及电路实现》中,致谢部分写道,“特别感谢我的妻子王丽丹博士和我刚满三岁的儿子段X严。”论文时间为 2006 年 10 月。


 

在王丽丹的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多卷混沌发生器的设计、电路实现与应用》中,致谢部分写道,“特别感谢我的丈夫段书凯博士后和儿子段X严。”该论文答辩时间为 2008 年 5 月。


 

针对段某严连获三年青创赛奖,且一等奖作品与段书凯专利高度相似,7 月 22 日下午,澎湃新闻致电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询问中国科协是否开展了相关调查。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对于公众关注的相关问题,我们正在开展相关工作,将及时通报有关进展的情况。”如果存在参赛造假将如何处理?该工作人员表示,“我们会继续关注这个事情。”

 

7 月 22 日下午,澎湃新闻多次致电西南大学党委宣传部求证三人关系及事件调查进展,但电话均未接通。(澎湃新闻)



· 生态环境


人类活动致黄河径流和泥沙 500 年来空前减少


黄河中—上游31个水文敏感树轮研究地点(红色圆点)图。浅蓝色三角形为水文观测站。右下角为三门峡水库。蓝色粗为黄河主河道,蓝色细线为黄河流域主要支流。|图片来源:中国科学报


近日,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刘禹及其树木年轮研究团队联合多所大学的科研人员,利用黄河中、上游 31 个对水文变化敏感的树轮年表资料,在与黄河天然径流量对比、建模和校验的基础上重建了黄流中游 1492~2013 年期间天然径流量变化历史。相关成果于 7 月 20 日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

 

这项研究发现,由于人类活动(尤其是农业灌溉)造成的降水减少和耗水量增加,目前黄河的低年径流量已达 500 年来的最低值。而径流量的减少,已使得黄河上游和中游的泥沙含量分别下降了 58% 和 29%。

 

文章分析认为,黄河水量减少导致了径流冲刷泥沙能力的减弱,从而泥沙被搬运距离缩短,泥沙含量减少,水质变清。同时,“退耕还林草”等政策的实施也减少了入河泥沙。文章作者警告,如果亚洲季风降水持续减弱、主产流区降水持续减少,再加上人类活动持续增强,将会使黄河水量日趋减少并引起断流,对下游人类生存及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灾难性影响。(中国科学报,PNAS)



· 材料科学


Nature:MIT 化学家改进硬塑料合成技术,使材料可回收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昨日在《自然》发文,展示了热固性聚合物(thermosets )合成方法的一种改进方式。热固性聚合物原本不可回收,而研究团队在材料传统结构中加入一些弱键(cleavable bond ),使材料更易降解,并同时保持其结构的坚固性和耐久度。论文总结称,相比在多条聚合物链中加入可降解键的传统方法,在聚合物中直接加入可降解材料制作成的单链可以更高效地达到制作可回收材料的目的。

 

这篇论文着重展示了如何将 pDCPD 塑料分解成小颗粒,再利用这些小颗粒重新制造出可使用的塑料制品。这种材料常被用于制作汽车车身。研究团队还指出,这种方法理论上可以广泛适用于多种塑料和其它聚合物(如橡胶),他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将该技术推广至商业化。(MIT,Nature)



· 疫情通报


7 月 22 日我国新增确诊病例 22 例,辽宁出现 1 例本土病例


国家卫健委官网通报,7 月 22 日 0—24 时,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 22 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 3 例(上海 1 例,广东 1 例,陕西 1 例),本土病例 19 例(新疆 18 例,辽宁 1 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 3 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 2 例(均在上海),本土病例 1 例(在辽宁)。新增无症状感染者 31 例(境外输入 7 例);当日转为确诊病例 16 例(无境外输入)。截至 7 月 22 日 24 时,全国累计报告确诊病例 83729 例,累计死亡病例 4634 例。

 

世卫组织报,截至欧洲中部时间 7 月 22 日 10:00(北京时间 7 月 22 日 16:00),过去 24 小时内全球新增确诊病例 202 726 例,新增死亡病例 4 286 例;全球累计确诊病例 14 765 256 例,累计死亡病例 612 054 例。


截至发稿时,据央视新闻微博消息,大连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在对此前新增1例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调排查过程中,又发现2个病例和12个无症状感染者(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世界卫生组织,新京报


编写:刘平平、梁珏瑜、贺紫宸、戚译引

编辑:戚译引


——END——




▽ 精彩回顾 ▽

点个“在看”,分享给更多的小伙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